找到相关内容918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马祖道一的禅法及其特色

    心性的作用见闻觉知所束缚。  希运在其《传法心要》中又进一步发挥了怀海的观点,说:“即此本源清净心,与众生诸佛,世界山河有无相,遍十方界,一切平等,地彼。此本源清净心,常自圆明遍照。世人不悟,只...卧;若学坐佛,佛非定相,于无住法不应取舍。汝若坐佛即是杀佛,若执坐非达其理。”一闻示诲如饮醍。道一从此不离怀让左右,前后共达九年,度过了青年时代,接受了六祖惠能衡岳一系的教育。  三,江西时期(...

    法 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666365.html
  • 佛教生态观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

    位较低的慈悲,它不是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,也是缘众生相而起,故云众生缘。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,故云众生缘慈悲。法缘慈是一种中等的慈悲,认为诸圣者破吾,灭一异相,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。...自然界有类似之处,只是在我们所说的自然界中,佛教还另分有情世间与其区别。   平常还有听到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说法,这个“三界”就是佛教中所说的...

    觉醒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5466511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

    菩萨分别过去、现在诸佛萨婆若者,应与三世合,今不取故,则无有合。萨婆若过三界,出三世,毕竟清净;行者但以忆想分别,当得是萨婆若。如世间法,忆想当有所得,而是事未生未有,时节未至,因缘未会都无处所...习色有,不习色艇相,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不习色有作,不习色无作,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不作是念;行般若波罗蜜,不行般若波罗蜜,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罗蜜。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,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067259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《禅净四料简》解析

    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。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。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即非菩萨。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  但在具体操作上。却是一大难题。禅净两家修法。在理论上讲。一个要求灭一切。一个却要求抓紧佛号不放如后来禅者抓话头然。还要认净土妙相三圣接引等为真实不虚。真是水火难融。   所以祖师大德们就...

    和尚坡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267359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三)

    什么?’说中阴身就是第八阿赖耶识,人死后,中阴身离开肉体,进入一个如梦的中阴境界。这时会看到种种景相,一切似真似假。把过去世、现在世一切都看出来,自己在这种时空隧道中迅速流动,可是自己又摸不著边际...一块,孝顺十分,老实一个,阴  鹭全用,方便不拘多少。  各位朋友:你可以时时刻刻唱这首歌。因为这首歌有很深的意义。“好肚肠一条,慈悲心一片’,就是要我们以空性智慧所产生的慈悲,大家打成一片,没有、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067452.html
  • 略论“苦行”

    ,不仅仅是“苦乐”,还包括是“苦乐”因贪着于依“”见而生种种,因“自计有身,而念有人,而备有寿,而言有命,着于...mdash;佛教十二头陀苦行,即强调了这样的智慧和精神。至于修习十二头陀苦行的真实义,乃是“从外至内,从内至外,推求,了不可得,精勤不已,遂见色心,念念生灭,如水流灯焰,生无所从来,灭无所至...

    赵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067505.html
  • 三藏会归老婆禅

    没有一个在念佛,这是无我、人相、众生相;没有一个外于的佛被念,这是无“常”、无筹者相。既然无我,即无纷争;既然无常,即不计较,自然证得圆满和谐,涅槃寂静。这便是前述“禅”字“单”二不”所举示的三...各位不要听错这个公案。这只不过像一个小娃娃在槌妈咪,那种情境,临济跟他师父之间已经没有见了,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隔阂已经打破,连大愚都成了“三位一体”,叫无我、人相、众生相。最后黄檗还喜孜孜地说:“...

    叶柏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767575.html
  • 色心诸法之分析(2)

    漏故。有漏善者,谓虽行善,而不忘,为贪痴见等烦恼所漏失故。即世间善。有覆无记者谓烦恼随烦恼中不造恶业者,耽著五欲,爱恋室家,虽有覆蔽而不损害他人,仍为无记于善不善无记法中又有自性善等相属善〓,发起...无我。此处仍就瑜伽七卷,显扬九卷,破计论文引述略释。彼论文中共分四段,一、叙计执,二、叙执因,三、正破遣,四、说第一义,并说假立有四因。  一、叙计执者,如彼论云:  ‘计论者谓如有一、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467629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1〕

    方便。 ◎大智心,不著。大愿心,广修善行。大悲心,救众生苦。 ◎发大乘心,普济一切。愿代众生受无量苦,令诸众生毕竟大乐。 ◎最大的愿望是绝不发怒、永远说真话、亲切温和...提升自性,相信自己不会轻易受外在的影响而迷失。 ◎‘悟’得从身心开悟,认清‘’只是因缘假合而已,不是真正的自我,当‘真’醒觉时,自可觉悟。 ◎修行,是美好的事,因为生命将有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967895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2〕

    修行能证果,修行能入三摩地,立大宏愿,广渡众生,才是佛门中的‘龙象’。 ◎人一旦太执著于‘色相’,太迷恋于‘’、爱争面子,必然非常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凡事在意的结果,便会感到别人都在注视...所困。而长久于名利堆中打滚的人,也势必罪业满身,而为‘业力’所拘束。 ◎人生的痛苦,来自‘无明,,对‘’和‘所有’的盲目攀缘,因此,只要放下‘’和‘所有’,就可证得涅槃。 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067896.html